返回主站|會員中心|保存桌面|手機瀏覽
普通會員

沭陽縣水景園藝場

花葉蘆竹,金邊麥冬,香蒲,荷花,美人蕉,鳶尾

新聞分類
  • 暫無分類
站內搜索
 
聯(lián)系方式
  • 聯(lián)系人:張孝軍
  • 電話:13326131166
  • 郵件:1486592290@qq.com
  • 手機:13326131166
  • 傳真:0527-83383188
友情鏈接
  • 暫無鏈接
首頁 > 水景資訊 > 碧桃根癌病的發(fā)生與防治
水景資訊
碧桃根癌病的發(fā)生與防治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1-28        瀏覽次數:346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分布與危害
碧桃栽培和引種區(qū)。危害碧桃以及月季、桃花、榆葉梅、李、紫藤、夾竹桃、羅漢松、印度橡皮樹、大麗花、菊花、金鐘花等60科140個屬的木本和草本植物,可造成生長衰弱,個別嚴重植株可致死亡。

癥狀
多發(fā)生在根頸處及側根上,個別發(fā)生在主根上。被害處發(fā)生圓形瘤狀物,初為灰白色,表面光滑,質地軟,隨瘤體增大,顏色逐漸加深至黃褐、黑褐色,表面粗糙以至龜裂、破損,質地逐漸變得堅硬。瘤體多近似球形、扁球形,以至不規(guī)則形,大小不等,小的僅1~2cm,一般3~5cm,個別達20~30cm。病株長勢衰弱,枝葉瘦黃稀疏,提前落葉,花少,花期短,嚴重時全株死亡。

病原 細菌中的癌腫野桿菌。

發(fā)生規(guī)律
病原病原菌在病部皮層內,或隨破裂的腫瘤殘體在土壤中越冬,借灌溉水、雨水、地下害蟲或園藝作業(yè)工具傳播,遠距離傳播主要靠病苗的長途調運。病原菌自各種傷口侵入植株。地勢低洼、積水,土壤pH值高時發(fā)病常重。

防治技術
(1)嚴格檢疫。苗木出圃嚴格檢查,發(fā)現病株要燒毀,對與病株同一苗床但未表現癥狀的可疑苗,要用1%硫酸銅液浸泡5分鐘后再用清水沖洗干凈,然后栽植。

(2)加強園藝措施。選用排水良好、肥沃、中性或微酸性沒有被病原菌污染的土壤育苗。如土壤已感染病菌,要用非寄主植物輪作3年以上再行育苗。盆栽土壤也要選用上述適宜的土壤。嫁接最好采用芽接、枝接法,不要采用劈接、切接法,以避免與土壤接觸,減少傳染機會。注意防治地下害蟲,田間作業(yè)時避免傷根、傷干。

(3)藥劑防治:對珍稀植株,發(fā)現瘤體可用利刃切除,然后涂抹甲冰碘液消毒,其配比為:甲醇50∶冰醋酸25∶碘片12,混合均勻?;蛲?°Be石硫合劑、1%硫酸銅液或1∶1∶100波爾多液。青霉素、鏈霉素、土霉素亦有治療作用。

(4)生物防治:將放射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 K84施于土壤中,可產生對該病原菌有特殊抗性的抗菌素Agrocin K84。方法是將該抗菌素制劑用水稀釋為1×106單位/ml的濃度,用于浸根、浸條或涂抹傷口,有效期可達2年。
管理入口| 返回頂部 ©2025 沭陽縣水景園藝場 版權所有   技術支持:南北花木網   訪問量:5247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