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說花木的“天敵”是什么,那么雜草絕對算是頭號天敵了。雜草不僅生長迅速,而且總給人一種“野火吹不盡,春風吹又生”的感覺。雜草的生長,搶奪了花木生長所需的水分和養(yǎng)分,還是多種病蟲害的中間寄主。如何科學合理的除草,是苗木生產(chǎn)及園林養(yǎng)護工作的重點。
雜草的種類有一年生、兩年生和多年生雜草。
化學除草的原理是利用化學藥劑的內(nèi)吸、觸殺作用,有選擇地防除田間雜草。除草劑能抑制和破壞雜草發(fā)芽種子細胞蛋白質(zhì)酶,從而使蛋白質(zhì)合成受阻,同時抑制雜草的光合作用。雜草吸收藥液后一般不能正常生長,逐漸枯死。根據(jù)作用機理,化學除草可分為3種方法:
一是根據(jù)作物與雜草的抗藥性不同,選擇某種除草劑消除雜草,而作物不受藥害;
二是利用作物與雜草的形態(tài)結構上的區(qū)別和根系、莖、葉分布的差異進行化學除草;
三是根據(jù)作物與雜草發(fā)生時間不同,適時進行化學除草,如在栽植前施用除草劑,殺死各種雜草,待除草劑失效后再播種栽植。
常用除草劑的類型及使用方法:
1、土壤處理劑一般用在土壤或生長介質(zhì)表面,通過雜草根系吸收或在雜草萌芽時穿過土壤表面到達發(fā)芽處而起作用。它必須在土壤或介質(zhì)中溶解以提高藥效,這種除草劑會在土壤中保持相當一段殘效期,少則一周,多則一年或更長,因此必須慎重選擇以免對后茬花卉苗木造成藥害。常見的有氟樂靈、都爾以及土壤兼莖葉處理除草劑森草凈、果爾、林草凈等。在使用此類藥劑以前必須對土壤情況有個大致了解,如土壤組成、有機質(zhì)含量、土壤pH值等,以便確定用藥量。
2、莖葉處理除草劑指除草劑通過植物莖葉進入植物體內(nèi)而起作用的藥劑,入土后往往失效或者效果大大降低,常采用噴灑方式施藥,最常見的有蓋草能、禾草克、穩(wěn)殺得、拿撲凈以及莖葉兼土壤處理的茅草枯、2.4-D丁酯等。使用莖葉處理除草劑時首先要對這類藥劑的殺草譜、雜草敏感期以及選擇性能有所了解,其次是知道要求的氣候條件,特別是與降雨要有一定相隔時間。如果剛打完藥下大雨,把藥劑全部淋洗掉,則造成浪費。
3、土壤兼莖葉處理除草劑通過土壤作為媒介進入植物,也可以通過莖葉進入植物起作用。這類藥劑按用藥時間可分別按土壤處理階段與莖葉處理階段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