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服務| 客服熱線:0527-83091818

沈陸軍:玉蘭筑起致富夢

   2015-04-21 820
核心提示:本站工作人員從焦作晚報獲悉 姓名:沈陸軍;性別:男;年齡:44歲;職業(yè):示范區(qū)景潤農(nóng)林合作社總經(jīng)理;座右銘:有夢想就有希望,拼一次,萬一實現(xiàn)了呢? 他是地地道道的農(nóng)民,
       本站工作人員從焦作晚報獲悉 姓名:沈陸軍;性別:男;年齡:44歲;職業(yè):示范區(qū)景潤農(nóng)林合作社總經(jīng)理;座右銘:有夢想就有希望,拼一次,萬一實現(xiàn)了呢?

    他是地地道道的農(nóng)民,從小到大干農(nóng)活都是一把好手;他為人實在,人緣特別好,鄉(xiāng)里鄉(xiāng)親的都喜歡和他打交道;他初中沒有畢業(yè),每到農(nóng)閑就四處打零工掙錢養(yǎng)家……

    他叫沈陸軍,和土地打半輩子交道后開始轉(zhuǎn)型,不再種莊稼,而是傾其所有和朋友一起種植玉蘭樹。在他心里藏著一個夢,那就是讓玉蘭樹在山陽大地扎根、開花、結果,他不僅要讓自己富起來,還要帶領全村人一起發(fā)家致富。

    煙花三月醉山陽,踏青采摘總相宜。在示范區(qū)沈鹿宿村西側,有一個苗圃專門種植玉蘭樹,一眼望去,層層疊疊的玉蘭花美得讓人心醉。

    苗圃的負責人是沈陸軍,當那雙侍弄莊稼的粗糙的手侍弄這些美得如玉的花兒時,咋一看很不協(xié)調(diào)。但如果你注意到他的表情,你會明白,這些花兒在他心里的分量有多重。

    玉蘭樹

    3月23日8時許,記者一行來到沈陸軍的玉蘭樹苗圃。苗圃占地130畝,分4個區(qū)域,每個區(qū)域分別種植著紅玉蘭、紫玉蘭、黃玉蘭和白玉蘭,共4萬余棵。其中,樹齡在5年以上的玉蘭樹占總數(shù)的三分之一。剩余的玉蘭樹還處于育苗階段,細小的樹干只有筷子般粗細,和那些手腕般粗細的玉蘭樹形成鮮明對比。

    “為了確保玉蘭樹的生長,樹上的花兒要全部剪下來。”身穿迷彩服的沈陸軍邊對記者說,邊拿剪刀不停地將枝頭的紫玉蘭花剪掉,任由花朵掉落在地上。

    “花朵在土里腐爛后,可以當肥料。”記者還沒開口問,沈陸軍好像猜透了記者的心思連忙解釋。“現(xiàn)在的玉蘭樹年齡還小,只有保證它汲取足夠的養(yǎng)料,樹才能長得更好。樹上的花兒會和樹干、樹枝爭奪養(yǎng)料,必須將其剪掉。”

    沈陸軍的話聽起來似乎很殘忍,但又能如何呢?古訓中不是說“兩利相衡取其大,兩害相較取其輕”嗎?

    剪花、剪花……近1個小時,記者猶如機器一般,不斷重復著同一個動作,開始的喜悅之情早已經(jīng)被煩惱取代,那種憐花之心也早已不見蹤影。一眼望不到頭的花海,竟然成了負擔。

    記者原本和沈陸軍并行,此時,他早已從苗圃的最南側又折回來了。他所到之處地上都散落著一層紫玉蘭花,遠遠望去猶如鋪著一層華貴的地毯。

    “今天必須將這片苗圃里的紫玉蘭花全部剪完。”這話,沈陸軍既是對記者說的,也是交代其他工人的。

    12時,苗圃里響起了軍號聲。沒有人招呼,四五名工人停止工作,走出苗圃到食堂吃午飯。體驗告一段落,記者利用午飯時間和沈陸軍嘮起嗑來。

    合伙人

    沈陸軍今年44歲,示范區(qū)沈鹿宿村人,兄弟三人,他排行老二。因家庭生活困難,初中沒有畢業(yè)他就輟學回家務農(nóng)。

    農(nóng)忙時,沈陸軍待在家里干農(nóng)活;農(nóng)閑時,和村里的年輕人結伴到外地打工掙錢補貼家用。他為人實在,在村里的口碑很好,大家也都喜歡和他打交道。

    2012年前,沈陸軍的生活軌跡是相對固定的,但這一切都被一個叫楊帥的人給改變了。

    楊帥,今年40歲,沈陸軍的同學,倆人是發(fā)小。和沈陸軍不同的是,楊帥大學畢業(yè)后從事過多種行業(yè),他在積累財富的同時也積累了見識,并不斷挑戰(zhàn)自己。

    2012年,楊帥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(xiāng)沈鹿宿村。當他在和沈陸軍聊天中得知村民們的生活并不富裕時,就想利用自己這些年積累的經(jīng)驗和人脈,幫村民脫貧致富。

    “村民們憑什么會相信我?”楊帥在心中無數(shù)次問自己。思慮再三,楊帥選擇了沈陸軍作為合作伙伴。

    找到合作伙伴,接來下要解決做什么項目的問題?楊帥說,在農(nóng)村發(fā)展,當然離不開土地,根據(jù)現(xiàn)在的行情來看,種莊稼是不掙錢的,只有種植經(jīng)濟林才能讓土地值錢,讓村民的口袋鼓起來。

    楊帥的想法,得到了沈陸軍的認可,但在選擇項目上倆人慎之又慎。畢竟,這是關系到一輩子幸福的事情。

    種玉蘭樹!楊帥帶著沈陸軍到南陽市南召縣考察后,當即決定種植玉蘭樹??疾旎貋?,沈陸軍和楊帥又分頭說服了幾個志同道合的村民和朋友,他們十幾個人湊了一筆錢,成立了示范區(qū)景潤農(nóng)林合作社,然后通過土地流轉(zhuǎn)拿到了130畝地。

    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。2013年春季,楊帥、沈陸軍以及其他合伙人,再次到南召縣進行考察。征得所有合伙人同意后,他們與該縣簽訂了樹木回收協(xié)議,然后一次性采購了1萬多棵玉蘭樹苗。南召縣派技術指導全程跟蹤服務,確保樹苗的成活率。

    從2013年至今,在十幾名合伙人的共同努力下,第一批采購的1萬多棵玉蘭樹苗全部成活。2014年下半年,沈陸軍和合伙人的膽子大了,他們又購進3萬多棵玉蘭樹幼苗,栽種在溝壑與溝壑之間的空地中。

    “這樣的組合,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。同時,兩個樹齡的玉蘭樹也進行了互補。今后,合作社可根據(jù)情況不間斷地出售不同樹齡的玉蘭樹。”沈陸軍說。

    致富夢

    種玉蘭樹可不比種莊稼,種樹投資大,技術含量高,玉蘭樹苗圃打理起來也相對麻煩。130畝苗圃、4萬余棵玉蘭樹,攤子鋪大了,就需要雇人幫忙打理。沈陸軍他們一口氣雇了20名村民,這讓全村人為之一振。

    種植玉蘭樹究竟能產(chǎn)生多大的效益,合作社真能掙到錢嗎?記者很好奇,沈陸軍給的答案是肯定的。“10年保本收益1500萬元。”沈陸軍說。

    看記者不相信,沈陸軍帶著記者重新回到苗圃。這次,他沒讓記者接著干活,而是給記者普及了玉蘭樹的經(jīng)濟效益和價值。他從地上撿起幾朵紫玉蘭花,讓記者學他的樣子,將玉蘭花放在鼻孔處聞。

    “凡是花都會有香氣,這沒有什么特別的。”記者回答。沈陸軍沒有接話,只見他將玉蘭花放在手掌中搓了起來。記者也學著做,搓幾下后感覺手掌油油的。

    “玉蘭油就是從玉蘭花中提取的。”沈陸軍說,“玉蘭花不僅可以提取精油,還可以加工成玉蘭花茶,玉蘭樹則可以作為園林綠化樹木,美化環(huán)境。南召縣就是因玉蘭而得名,那里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種植的全部是玉蘭樹。在南召縣,早已形成了以玉蘭樹為基礎的產(chǎn)業(yè)鏈,這個產(chǎn)業(yè)鏈上的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能掙錢,那里的村民年收入都在10萬元左右。你說種玉蘭樹掙不掙錢?”

    沈陸軍說,景潤農(nóng)林合作社現(xiàn)在還是嘗試階段,雖然還沒有盈利,但他非??春眠@個行業(yè),深信南召縣的“玉蘭模式”,經(jīng)過他們的努力一定可以在焦作開花結果。他的夢想不僅是要讓自家富起來,還要帶領村民一起致富。

 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
 
更多>同類園林知識
推薦圖文
推薦園林知識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