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栽百合產量增加,品種多元
目前,進口百合種球同比減少,但受影響最大的是切花產品,盆栽百合因為總體占比不大,受影響較小。2017年盆栽百合種球進口量較2016年略增,超過800萬粒,而且品種更為多樣化。
盆栽百合生產主要集中在廣東、山東和長三角地區(qū),北京、云南、山西等地也有種植,但數量不多。預計廣東片區(qū)盆栽百合產量在500萬盆左右,同比增加40%,其中有部分切花球種植的盆栽百合。山東青州的盆栽百合種植量連年增加,以小農戶種植為主,單戶產量從幾千盆至10萬盆不等。長三角地區(qū)盆栽百合產量也較2016年小幅增加。
由于產量連年增加、單盆花期不長、客戶逐漸失去新鮮感等原因,盆栽百合價格同比小幅下滑,山東地區(qū)3球產品單盆出圃價從20元下跌到18元至19元,廣州地區(qū)3球花單盆價格從16元至22元不等,山西地區(qū)每盆20元。由于百合貨架期短,上市量較大時,種植者相對被動,因此會出現(xiàn)每盆5元的超低價格,連種球成本都難以收回。
盆栽百合以東方百合系列為主,‘娛樂圈’、‘星光’等品種由于歐洲產球量減少,進口數量有所下滑,部分老品種由于花苞較小、抗病性差等因素,市場需求量減少。‘紅曼谷’作為新品種在廣州地區(qū)已被市場接受,陽光系列的粉色、紅色‘羅賓’等種植量增加。亞洲百合由于花期短,種植量不大。
由于不耐運輸,盆栽百合主要供應產地周邊市場,因此不少生產者已周年生產,需要配備加溫和冷庫設施。
近年來,百合在花海項目中出鏡率增加,作為春季郁金香節(jié)的接盤品種,百合在初夏時節(jié)是個不錯的花海品種,而且花色多樣、花型多變,也有林下景觀應用前景,部分切花球轉投花卉旅游應用。
風信子球量減少,價格上漲
雖然2016年風信子成品銷售情況不錯,但由于2015年行情太慘,不少種植者也是“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”,因此2017年風信子種植總量仍呈下降趨勢。
8月中旬,風信子種球到達國內市場,但由于種植者都采取“游擊戰(zhàn)”策略,沒有提前下單,都是根據行情拿現(xiàn)貨種植,而且隨市場價格變動決定是否要下一批球,大部分壓力集中在種球進口商身上,因此2017年風信子種球進口總量縮減約20%,預計在1500萬粒左右。
風信子生產集中在廣東和山東地區(qū),北京、上海、河南、云南等地也有種植。其中,青州種植總量為350萬至400萬粒,較2016年下滑20%左右,目前銷售出去的產品已超過九成;廣東地區(qū)風信子種植總量超過250萬粒,目前銷售過半。
風信子仍以16厘米至17厘米規(guī)格的種球為主,但由于生產商追逐現(xiàn)貨,因此一些小規(guī)格種球也被應用在盆栽方面,而且單價最低的粉色品種需求量較大。風信子在荷蘭市場銷售不錯,而且產量略微下滑,預計2018年的種球價格將上漲10%至20%。
由于種球供應量減少,風信子產品價格較2016年上浮。目前,青州地區(qū)水培風信子每套5元;土培風信子每套3元,較去年同期上漲0.5元。在廣東地區(qū),水培風信子每套6.5元,土培每套3.5元,也上漲了約0.5元。
風信子干球銷售方面,線下市場表現(xiàn)平平,線上市場銷量增加,特別是在“雙十一”、“黑五”等促銷活動中,種球占比較重。
成品花方面,水培產品不耐運輸,主要供應周邊市場就近銷售;土培產品銷售覆蓋更大區(qū)域,是最主要的產品形式。
成品花在電商平臺的銷售數量增加,由于自營花卉平臺增加和包裝方式改進,土培和水培風信子都可線上銷售,但水培產品由于根部容易受損,包裝設計仍需進一步改進。
其他品種數量不多,發(fā)展緩慢
其他球根品種進口數量不多,一方面是由于國內市場需求量不大,另一方面是種球產量有限。
洋水仙每年種球進口量約為200萬粒,部分生產盆栽花出售,還有部分作為花海點綴品種。洋水仙顏色較為單一,黃色、橙色、白色是主要色系,有單瓣和重瓣品種,‘荷蘭船長’、‘嘹亮’、‘塔希提’等品種較為常見,花友對重瓣和特色小品種較為追捧。
由于單價較高,朱頂紅每年進口數量變動不大,虹越和上海種業(yè)針對終端消費者都推出了朱頂紅禮品裝。在花色和花型方面,進口朱頂紅與國產球有較大差異,但國產球每粒5元至10元,進口球每粒60元至180元,高價位限制了市場規(guī)模。不少朱頂紅都是圣誕節(jié)前開始銷售,單盆批發(fā)價格為50元至100元。
葡萄風信子、番紅花等小品種主要供應愛好者市場,有部分以種植套裝形式出現(xiàn)。由于株型矮小,這些品種在景觀應用中不太常見,而且番紅花花期很短,不利于展示。
貝母、花蔥的進口數量也很少,花卉旅游領域曾出現(xiàn)過花蔥景觀園,但由于造價太高,很難推廣。貝母則因種植難度高,抗性弱,花朵觀賞性不及百合、郁金香等,在國內用量極少。
彩色馬蹄蓮馬太效應明顯
彩色馬蹄蓮2017年種植總量在170萬粒左右,其中荷蘭進口種球在110萬粒左右,國產種球在55萬粒左右。隨著彩馬市場認知度越來越高,生產已不集中在年宵期間,每年9月下旬開始上市銷售,銷售期持續(xù)到次年五六月,少量企業(yè)能周年供應。2018年宵,彩馬上市量在40萬盆左右。
彩色馬蹄蓮生產者主要集中在云南,這里的彩馬占生產總量的80%左右,產量最大的3個生產商都在云南。此外,西昌、廣州、石家莊、太原等地也有種植。
由于種球數量不多、單球價格較高,且對設施和技術要求較高,彩馬在國內的擴張速度不太快,價格也相對穩(wěn)定?,F(xiàn)在市場上7朵花以上的產品出圃價在45元以上,六七朵花的產品價格在40元以上,三四朵花的產品價格在35元以上,一兩朵花的產品價格在20多元。
現(xiàn)在彩馬主要銷往一線城市,廣州、北京、上海等地銷量較大,高級別產品可單盆觀賞,一兩枝花的產品主供組合盆栽,作為搭配花材使用。
郁金香花海是主流,盆栽變化小
郁金香種球進口量較大,但仍以花海和公園應用為主,盆栽和切花用球數量變化不大。
2017年郁金香種球進口量較2016年增加,總量超過8000萬粒,其中30%左右是5℃處理球,主要用于盆栽;其他自然球主要供花卉旅游項目和公園應用。
盆栽郁金香一般集中在年宵上市,青州地區(qū)生產的部分盆栽產品專供春季公園和景區(qū)擺花。由于盆栽郁金香不耐運輸,主要在消費市場周邊種植,因此大產區(qū)并不明顯,各地均有種植。
現(xiàn)在郁金香品種中,紅色、黃色、橙色等亮色系的純色品種需求量較大,重瓣、皺邊等特色品種在愛好者群體中聲望較高,但市場種植量很少。郁金香干球零售銷量增加,在線下和電商市場都出現(xiàn)了一批忠實的“球根粉”,每年會購買一些干球自己種植。
郁金香在花卉旅游項目中的應用受政策和投資影響較大,一些大項目一次需要郁金香種球的數量達600萬粒,但如果項目轉投其他品種,則會對郁金香區(qū)域行情產生一定影響。

